2016年的「小燈泡事件」、去年7月的臺鐵殺警案,至近日「馬大女學生遭擄殺」,案情再次受到社會大眾關注,兇嫌其犯罪心理也被探討。
近半年,臺灣許多醫院精神科/身心科門診量,在疫情稍緩和後出現暴增,與多數門診因害怕疫情而減少進醫院的情形,形成強烈對比。
2018年精神疾病患者門診、住院合計總人口,多達近273萬人,超過臺灣總人口的10分之1。
層出不窮的社會案件與新冠疫情的突襲,我國對精神疾病照護的關切重新抬頭……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除了藥物研發上,近年國外新創或大型企業也開始探索科技應用於精神健康領域的可能。
不論是實際臨床所需,或人們平時的心理保健上,市場上可見許多國外廠商,正積極搶進心理健康藍海。
從遠距諮商、聊天機器人、導入虛擬實境(VR)科技的心理療法,到以穿戴裝置紀錄心理健康參數的科技、提升患者服藥依順性的數位藥丸,甚至有專為企業內部提供諮商服務的廠商。(參見表一)
表一.全球針對精神疾病的多元治療方案
產品名稱 | 上架/上市年份 | 簡介 | 網站 |
---|---|---|---|
7Cupsapp | 2013年 | 由矽谷新創7CupsofTea開發,民眾可匿名、免費以文字進行諮商,支援多語言服務,系統會配對合適的「傾聽者」治療師給用戶,傾聽「訴苦」。 | www.7cups.com |
CogitoCompanionapp | 2018年 | 由AI公司Cogito和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合作開發,可被動監控榮民手機的電話、收聽用戶語音和手機使用頻率,語調轉換、聲音能量、說話量等變化,並以AI來偵測用戶心理健康的關鍵變化。 | www.cogitocorp.com |
iESODigitalHealth平台 | 2000年 | 英國線上認知行為治療公司,由臨床治療師提供線上諮商,協助治療焦慮症、憂鬱症、強迫症、創傷症候群、恐懼症、睡眠問題、社交焦慮等心理問題。 | www.iesohealth.com |
Talkspace心理諮詢平台 | 2012年 | 美國遠距心理服務龍頭,平台上有超過2000名職業心理治療師提供服務,除了提供線上的個人的治療,也提供伴侶治療、企業員工諮商等多樣化服務。 | www.talkspace.com |
Tess平台 | 2017年 | 由X2公司開發,民眾可在該平台上尋得治療師、進行遠距諮商,也為合作的心理治療師提供AI認知行為治療服務,治療師可選擇使用該平台來擴展患者網絡。 | www.x2ai.com |
Trost | 2015年 | 韓國遠距諮商app,24小時有經專業訓練的諮商師在線,提供匿名的遠距諮商服務。投資者包括:KakaoVentures、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青年創業投資公司等。亦提供企業心理諮商服務,合作業者包括:三星、LG等大型企業。 | trost.co.kr |
Woebotapp | 2017年 | 由史丹佛心理學家AlisonDarcy合作開發的AI聊天機器人,透過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概念,幫助人們解決心理問題。適用於患有抑鬱症、焦慮症、創傷後心理壓力緊張症候群等精神疾病的患者。 | woebot.io |
Wysaapp | 2016年 | 由印度AI公司Wysa開發的AI聊天機器人,期望改善印度心理治療師人力不足的問題。app將同理心傾聽結合包括:認知行為治療、冥想和動機性訪談等概念。可連結手機內其他健康app,檢測到用戶活動力和心情。 | www.wysa.io |
Youperapp | 2016年 | 由美國精神科醫師JoseHamilton合作開發的AI聊天機器人,專注於app的個人化功能,將心理健康研究和用戶數據相結合,讓用戶能接收到正確的心理技術引導。該公司也於去年中完成300美元的種子輪募資。 | www.youper.ai |
AbilifyMyCite | 2017年獲FDA批准 | 由ProteusDigitalHealth與日本大塚製藥(OtsukaPharmaceutical合作,開發的「AbilifyMyCite」是首款獲FDA批准的數位藥丸。在裝有治療憂鬱症、躁鬱症、思覺失調症的藥物Abilify藥丸上,裝有追蹤器,可追蹤患者服藥時間、劑量等資訊。 | www.proteus.com |
Unmind | 2016年 | 英國提供企業員工心理輔導服務的公司,提供包括量表、諮商等服務外,也能幫助企業了解員工心理健康狀態,企業可透過匿名的員工心理狀態統計數據,改善決策。 | unmind.com |
ChakraVR | 2018年 | 由Heal-VR公司開發,以冥想的原理,透過影像引導使用者進入明內心平靜下來。 | heal-vr.com |
OxfordVR | 2017年 | 英國新創公司OxfordVR,開發聚焦臨床心理治療效果的VR,目前已在歐洲、香港及美國等地進行試驗;今年2月完成1300萬美元的A輪募資,可說是目前歐洲VR治療新創募得最大的一筆募資。 | ovrhealth.com |
ProvataVR | 2016年 | 由ProvataHealth公司開發,特色在於可提供多樣化的自然環境VR,並引導使用者冥想,同時整合AppleWatch等穿戴式裝置,來分析使用者進入冥想後的生理狀態變化,幫助評估放鬆精神功效。 | www.provatahealth.com |
Psious | 2013年 | 英國VR心理治療公司,其產品包括完整的VR治療套件(耳機、心律感測器等,以及治療系統。其資料庫中包括:70多個VR環境,提供治療師使用,治療技術包括運用心理教育、系統性減敏、正念等;可輔助治療包括恐懼症、憂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等。 | psious.com |
資料來源:市場公開資訊 製表:環球生技雜誌
在臺灣,也有數間廠商個別針對精神疾病診斷時,症狀較難量化的痛點,或是遠距健康的促進等投入相關開發。
例如:獲仁寶電腦直接投資,由臺北科技大學副研發長、機械系及機電所劉益宏教授共同創辦宏智生醫科技公司、由楊智傑研究團隊所開發的「應用結構性腦影像之精神疾病輔助診斷平台」、鳴醫股份有限公司所開發的「遠距抱抱」(FarHugs) app。(相關內容詳見Vol.78)
另外,如吉樂健康開發的「WaCare」app、眾匯智能健康的「醫聯網」平台等,也都有與諮商師或精神科(身心科)醫師合作,提供民眾遠距離諮詢的服務。
>>更多相關資料,請參見《環球生技月刊》Vol.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