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6環球生技雜誌/編輯部綜合整理
《臺灣》藥華藥長效干擾素新冠臨床Q3啟動、新冠疫苗CDE陪跑、蛋白質新藥明年進臨床
今(6)日,藥華醫藥(6446)宣布,為響應「國家隊」,積極投入研發新冠肺炎疫苗與藥物的開發,先前已於5月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送出以P1101治療或預防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申請,並於5月22日獲FDA回應,據推測,應在7月中旬有望獲得FDA回覆及批准。
《全球》發病率、老年人口增加 COVID-19檢測市場複合年成長率8%
近(3)日,全球調研機構《ResearchAndMarkets》調查報告「2020-2025年COVID-19檢測市場趨勢」,預估全球COVID-19檢測市場複合年成長率(CAGR )為8%。兩大原因為COVID-19疫情發病率以及老年人口增加,而許多政府也開始採取主動檢測的策略,將帶動整個檢測市場發展。
《美國》梅奧診所攜手Diagnostic Robotics 用AI將急診病患分流
近(3)日,梅奧診所(Mayo)宣布將與AI供應商Diagnostic Robotics合作,梅奧將使用Diagnostic Robotics提供的自動預測患者分類系統,急診患者透過問卷調查完後,AI系統會分析住院風險,將患者分流。雙方也將進一步將該系統用於新冠肺炎患者上,以進行疾病風險評估和監控。
《美國》美數位零售商Kroger 新冠居家檢測試劑盒 獲FDA緊急授權
近(2)日,美國數位零售商店Kroger,與醫療保健商合作開發的新冠家庭檢測套組,獲得美國FDA緊急使用授權,該檢測套件可用用於COVID-19檢測,也包含遠距醫療諮詢,幫助使用者如何採集樣品。Kroger表示,到本月底其檢驗試劑盒,將擴展達每周處理60,000個檢測量能。
美國時間5日,全球32個國家的239位科學家的公開信指出, Covid-19 可能會透過空氣而傳播,世界衛生組織(WHO)低估其傳播潛力。因此,呼籲政府需要實施控制措施的必要性。該信將公布在《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雜誌。
《美國》宣戰腸病毒D68型 美科學家分離出急性無力脊髓炎中和抗體
近(5)日,美國范登堡大學附設醫學中心(Vanderbil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普度大學(Purdue University)及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共組研究團隊宣布,成功從患者血液中分離出能夠中和「急性無力脊髓炎(acute flaccid myelitis, AFM)」病原體——腸病毒D78型(EV-D68)的人類抗體,希望能為無藥可醫的急性無力脊髓炎帶來治療曙光。這份研究發表在《Science Immunology》上。
《美國》First-in-class多重抗藥性HIV新藥 GSK旗下ViiV 口服Rukobia獲批
近(2)日,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 GSK)旗下開發愛滋藥物的ViiV Healthcare宣布其First-in-class新藥Rukobia (fostemsavir)600mg,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治療有廣泛治療經驗(heavily treatment-experienced,HTE)且具有多重抗藥性HIV-1成年患者。
《美國》老化讓蛋白質無法進入大腦!? 史丹福科學家揭血腦屏障老化真相
近(1)日,史丹福大學的神經科學團隊發現,血腦屏障(BBB)的通透性會隨著年紀增長而降低,即許多透過血液運送的蛋白質,會隨著老化而難以進入大腦。該研究不但推翻過去認為BBB通透性應隨年紀增長而增加的理論,也提出未來可能作為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療法的新標靶;該研究發表於頂尖期刊《Nature》。
Chrome: https://www.google.com/chrome/browser/desktop/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