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8環球生技雜誌/記者 彭梓涵整理編譯
近(14)日,由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癌醫中心醫院院長鄭安理等人,發表在《NEJM》期刊上的研究指出,以抗PD-L1單抗atezolizumab合併抗VEGF單抗bevacizumab,治療未接受過系統性治療、不可切除肝細胞癌(HCC)的IMbrave150三期臨床試驗,結果在總存活期(OS)和無惡化存活期(PFS)上皆優於標準治療sorafenib。
鄭安理為IMbrave15臨床試驗全球研究總主持人,去年11月他在歐洲腫瘤醫學會(ESMO)上,發表IMbrave150三期臨床試驗結果,引起國際專家學者高度矚目。鄭安理表示atezolizumab合併bevacizumab的療法,有可能成為改變肝癌的治療方法。
IMbrave150是一項全球性、多中心、開放性三期臨床試驗,主要納入atezolizumab-bevacizumab組336名患者和Sorafenib組165名患者,初步結果顯示atezolizumab-bevacizumab與sorafenib的死亡風險比(hazard ratio)為0.58。
總生存率Atezolizumab-bevacizumab在12個月時為67.2%,而sorafenib則為54.6%。各組的無進展中位生存期分別為6.8個月和4.3個月,死亡風險比為0.76。
論文第一作者Richard S. Finn表示,惡性肝癌的預後結果很差,這類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法是使用sorafenib,sorafenib為拜耳藥廠開發於2008年批准,自今雖有幾項新的肝癌藥批准,但尚無更好的全身療法能讓OS改善,也未有比sorafenib略勝一籌的藥物。
他也表示,十年前bevacizumab作為肝癌的單一治療藥物引起人們興趣,但研究成果參差不齊,且從未完成臨床二期;IMbrave150的數據結果很重要,因為這是sorafenib以外,第一種提高惡性肝癌生存率的療法。
進行sorafenib治療晚期癌症,SHARP臨床試驗的醫學博士Joseph M. Llovet也表示,合併治療結果代表了晚期HCC治療的突破,也是肝癌治療的新里程碑。
資料來源: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915745?rss=searchAndBrowse
Chrome: https://www.google.com/chrome/browser/desktop/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