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1)日,西班牙Josep Carreras白血病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展示首次將類器官立體模組(3D model organoids),用於研究人類癌症DNA組成、表觀遺傳標記的特徵,為生物醫學研究、開發抗腫瘤藥物的製藥公司,提供新的腫瘤治療方法。該研究刊登於《Epigenetics》。
巴塞隆那大學 (University of Barcelona) 遺傳學教授Esteller表示,在早期研究階段中使用的許多腫瘤模型,都是用傳統的二維(2D)培養,且這些癌細胞株都建立了數十年,可能已經不具有原先真實腫瘤的特徵.
近期研究也有在實驗室培養出癌症組織,但我們對這些細胞,以及它們是否真正能模仿體內腫瘤的構造形態認知不多。尤其是表觀遺傳上發生在DNA的化學修飾,例如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 。
這項研究從美國標準菌種中心 (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ATCC)獲得25種人類癌症類器官。他表示,發現每種癌症類器官都保留了原始器官組織的特性。因此,如果樣本是從大腸癌或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手術中所獲得的,該類器官就會和原本的原發腫瘤(primary tumor)特性相近。
另外,發現正常細胞沒有受到污染(contamination ),所以可以在不受干擾情況下分析惡性轉變的細胞,並與常用的2D細胞株相比,3D類器官癌更接近患者的腫瘤。
該研究團隊的樣本將放在公共數據庫中共享,以促進相關的研究。Esteller表示,這將有助使用不同的生物特徵學方法,或者專注於特定基因,為癌症帶來新的發現。
參考來源: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05/tfg-crb050720.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