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由麻省理工學院(MIT)張鋒及哈佛大學Jim Collins等9名專家創立、以應用CRISPR技術檢驗知名的新創公司Sherlock Biosicences,宣布與體外診斷公司Cepheid攜手合作開發針對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新型診斷技術,並整合到Cepheid現有的自動化檢驗系統GeneXpert中。
Cepheid醫療科技長Daivd Persing表示,GeneXpert系統現在已經擁有2.3萬名用戶,能夠同時執行1~80項跨多種領域的檢測項目,包括健康照護感染(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性健康(sexual health)、重要的感染病和癌症。
Persing表示,倘若新型冠狀病毒檢驗的概念驗證(proof-of-concept)順利,將能應用在多種即刻需要治療相關資訊的狀況,也有助於更好的掌握疫情蔓延程度。
另一方面,Sherlock公司的同名診斷技術平台——Specific High-sensitivity Enzymatic Reporter unLOCKing (縮寫亦為SHERLOCK),則能辨識樣本中的RNA序列,若設計成針對病毒特異性序列辨識,即可針對不同種類病毒進行檢測。此外,這種檢驗技術不需要過多的設備來維持運作溫度,可用於急迫需求的照護設施或急診之床邊檢測(point-of-care testing)。
Sherlock共同創立人暨執行長Rahul Dhanda宣稱,SHERLOCK檢驗技術反應快速、可應變各種全球性疫情診斷需求開發的理想平台,同時也是成本可負擔(affordable)、反應快速的分子檢測工具,可用於例行性檢測(routine assays)。
SHERLOCK技術目前提供呈現檢驗結果的方式,除了智慧型手機也能掃讀的電化學訊號,也改良為可存放(shelf-stable)試紙的簡便型式。
2月14日,MIT張鋒研究團隊、MIT哈佛布洛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 of MIT and Harvard)、MIT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McGovern Institute for Brain Research, MIT)等合作機構,甫宣布將SHERLOCK技術應用在COVID-19上。
研究團隊宣稱,根據此系統的操作流程,能在1小時內從試紙顯示的結果,得知檢驗樣本是否存在病毒RNA,不過當時這項技術用於COVID-19尚未進入產品開發階段。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Chrome: https://www.google.com/chrome/browser/desktop/index.html